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国学前沿正文

中国影响国际商品定价的难点在哪里

www.chinarushang.cn  中国儒商  作者:安邦咨询

 安邦咨询授权和讯网智库发布

  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是生产企业保值和稳定预期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定价管理、敞口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甚至商业模式管理,帮助企业实现运营模式转型。对部分实体企业来说,它甚至是降本增效之外另一个脱困的途径。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发展期货市场就更加重要。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如何在中国发展期货市场、打造全球商品定价中心,提出了未来重点工作方向,值得市场关注。

  具体来看,监管部门给出的发展路径分五步走。第一,改革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机制,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和商品期权;第二,推进商品市场对外开放,重点是把境外投资者引进来;第三,吸引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第四,加强有效监管,完善相关的期货法律法规;第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

  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这几方面内容都是市场比较认可的,无疑是今后努力的正确方向,但其中的难度和风险都非常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进展,市场对此应谨慎乐观。

  毫无疑问,获得商品定价权是我们发展期货市场的最核心目标。多年来中国都是全球大宗商品的第一大消费国,但与之不相符的是,中国在大宗商品的定价上没有与之相当的话语权,“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什么就涨;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什么就跌”成了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形象的写照。

  中国缺少定价权,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以往国内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发展并不了解,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既不预测大宗商品价格的未来,也不参与其价格形成,原油和铁矿石就是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当然,这里面也有政策限制的因素。总之,过去的十多年,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面的损失相当的惨重。这也是证监会提出研究推动商业银行和其他有关金融机构有序进入商品期货市场,鼓励和支持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的原因所在。

  要获得定价权甚至成为世界定价中心,有几个必备条件:第一就是交易所在世界上要有竞争力。目前国内的交易所绝大多数都是官办,一旦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这些官办机构很难在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因此这一点成为目前国内交易所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第二,交易规则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要经得起推敲,需要获得市场认同,如果市场不认同,那么相当于自娱自乐了。因此透明、规范应该是基本要求,一个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且能够吸引国内外市场玩家广泛参与的交易规则,才有可能实现交易活跃,市场容量大,形成一个较透明的贴近市场的中国价格。另外一方面,交易规则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对外推广宣传,了解、使用某种价格机制的市场玩家越多,则这种定价机制的影响也就越大。这就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们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期货市场属于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大生产商,杠杆高、波动大是基本特征,如今对期货市场不甚了了的中国小投资者却趋之若鹜。国内期货市场与A股一样,过度投机和违法违规行为泛滥,经常自己玩出市场灾难,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市场,怎么可能具备全球定价的功能呢?这些与我们的交易习惯、交易制度、交易通道、交易设备等等有密切关系,还与监管部门对风险防范重视不够有重要关系。正如方星海指出的那样,必须要有适度而有效的监管,不断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合理的市场交易秩序。

  第四,国内缺乏大宗商品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期货市场的专才。这方面要加强人才的“走出去”,多派人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这样的国际定价中心去学习,看看人家的机构发展理念是怎么的。另外还需要看到,争取商品市场的定价权,也离不开人民币不断国际化的过程。

  证监会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发展,打造全球商品定价中心。但中国要实现目标的困难不小。中国在市场构建方面要跨越几个难关,包括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交易所,定价机制要经得起推敲并获得市场认同,要培养相关的国际专才,特别是要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合理的市场交易秩序。做到这些,才有可能实现发展期货市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