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儒商文化正文

黎红雷:子贡教你做儒商

www.chinarushang.cn  中国儒商  作者:黎红雷

1.jpg

何谓“儒商”,众说纷纭。我们不如回到“儒商鼻祖”子贡那里去,从他的言行中体会原汁原味的儒商风范,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真正儒商。

一、学以致富

《史记·货殖列传》:“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注释:子赣:即子贡。仲尼:孔子字仲尼。废著:卖出买进;废,卖出,清仓;著,通“贮”(zhù),积储,买进。鬻财:经商赚钱,“鬻”读“裕”,赐:子贡姓端木,名赐。饶益:富有。

译文:子贡曾在孔子那里学习,离开后到卫国做官,又利用卖出买进的方式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赚钱,孔门七十多个高徒之中,端木赐(即子贡)最为富有。

点评:孔子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经商同样是践行孔子学说的正道。

二、人格独立

《史记·货殖列传》:“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注释:结驷连骑: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是当时的“豪车”,形容排场阔绰。束帛之币:指束帛这类赠礼。“帛”读“博”,聘:访问。享:供奉。分庭与之抗礼: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

译文:子贡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所到之处,国君与他相对行礼,平等相待

点评:财富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必要条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三、弘扬儒学

《史记·货殖列传》:“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注释:先后:跟随其前后,辅助,相助。益彰:更加显著。

译文:使孔子得以名扬天下的原因,是由于有子贡在人前人后辅助他。这就是所谓得到形势之助而使名声更加显著吧?

点评:儒学因为儒商而弘扬,儒商因为儒学而彰显。

四、勇于担当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注释:惮:读“弹”,dàn害怕,畏惧。高、国、鲍、晏:均为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二三子:诸位、诸君,多用于年长或位尊者对关系较近的年轻人的称呼。

译文: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等卿大夫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了他。

点评:国难思良才。有勇有谋,关键时刻,方能担当大任。

五、抓住商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

注释: 废举:卖出买进;废,卖出,清仓;举,通“居”,积储,买进。与时:抓住时机。转:转换,流转。货:货物。赀:读“兹”,资财、钱财。

译文:子贡擅长卖出买进,随着供需情况流通货物,转手谋取利润。

点评:在商言商。抓住商机,满足社会需求,乃是商人的本份。

六、善恶分明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

注释:匿:隐藏。过:过失,过错。

译文:子贡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不隐瞒别人的过失。

点评:儒商的底色是儒,做人要有原则,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绝不能善恶不分、随波逐流。

七、可商可政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常相鲁、卫,家累千金。”

注释:常,通,曾经。

译文:子贡曾经出任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家产积累千金。

点评:成功的商人也可以成为成功的政治家,关键在于机遇和个人的内在素质。

八、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闻:与闻,知道并参与。抑:抑或,或者。俭:约束,拘谨。

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知道并参与那个国家的政事。这个地位是他自己求来的呢?或者是别人主动给予的呢?子贡道:我们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而得到这个地位的。老师的求取,和别人的求取,恐怕还是不相同的吧?

点评:靠什么得到别人的帮助?温和的外表,善良的内心,恭敬的态度,拘谨的行为,谦让的美德——从政是这样,经商也同样如此。

九、富而好礼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注释谄:读“产”,chǎn,谄媚,奉承,巴结。贫而乐:贫而乐道,不是以贫为乐,而是虽然贫穷而能乐道。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逢迎,富贵而不骄傲矜持,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能乐道,富贵而能好礼呢。”

点评:子贡所言是一般人的境界,孔子所言是志士仁人的境界——前者是人格的基础,后者是人格的更高要求。二者并不矛盾,从“富而无骄”到“富而好礼”,正体现了儒商成长的过程。

十、精益求精

《论语·学而》: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切磋琢磨:均为古代工匠制造器具的加工方式。往:过去。来:未来。

译文: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的事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谈诗了,告诉你一个道理,你就能悟出另一个道理来。”

点评切磋琢磨,体现了古代的“工匠精神”,《诗经》以此来比喻治学与修身过程中的精益求精。子贡则引此诗来描述自己精神上的成长,所以得到孔子的称赞。

十一、先行后言

《论语·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本义指“有位者”,孔子则赋予了“有德者”的内涵。因此,君子首先是对于有位者的要求,也可以作为普通人修养的标准。

译文:子贡问怎么才算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把事做好,然后再来说。”

点评:是不是君子,关键在于行动而不在于语言,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十二、学会算账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去告朔之饩羊:古代有告朔之礼,每月初一,杀一只羊祭于祖庙,国君再回朝听政。到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国君不再亲临祭祀,虚应故事,所以子贡主张干脆把那只活羊也省下来算了。饩读“戏”(),古代祭祀用的活牲畜。

译文:子贡(端木赐)主张去掉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祭羊。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爱惜那种礼。”

点评:算经济账还是算礼仪账,就看你从哪个角度考虑问题了。就商人的思维而言,该花的要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不该花的不花,该花的坚决要花!

十三、治国之才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注释赐:子贡名赐,对老师自称名字而不说“我”,这是礼节。器:器物。瑚琏:音“胡脸”, hú liǎn,宗庙里敬神用的器物,比喻治国的人才。

译文:子贡(端木赐)问:“老师觉得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物。”子贡问:“什么器物?”孔子说:“宗庙里敬神用的瑚琏。”

点评儒商亦商亦儒,退可经商,进可治国。

十四、闻一知二

《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注释:女:读音与意思均同“汝”,你。回:孔子的大弟子颜回。愈:超越。赐:子贡(端木赐)对老师自称名字,表示谦虚。

译文:孔子问子贡(端木赐)道:“你和回谁更强些?”子贡回答说:“赐哪敢和回相比?他听到一件事,便可推知十件事;赐听到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事。”

点评:在孔子的众多优秀弟子中,颜回算是“学术型人才”,子贡则是“应用型人才”。对于一个注重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来说,“闻一知二”也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十五、相互尊重

《论语·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注释:欲:想,希望。加:强加。诸:“之于”的合音字。

译文: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

点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相互尊重,不要强加于人。

十六、通情达理

《论语·雍也》:(季康子)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季康子:鲁国当时的执政者。达:通情达理。何有:“有何”的倒装句,有什么(困难)的呢。

译文:季康子问:“赐这个人,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答:“赐啊,通情达理,让他从政有什么困难的呢?”

点评:经商与从政都要与人打交道,既要通人情,也要明事理。

十七、智勇双全

《论语·先进》: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注释:不受命:不接受命运限制。货殖:经商营利,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亿:同“臆”,臆测,猜测行情。

译文:孔子说:端木赐不接受命运限制,去经商营利,猜测行情,经常猜对了。”

点评:不接受命运限制,就是“勇”;经常猜对行情,就是“智”;智勇双全,就是儒商的品格,也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

十八、贤者方人

《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注释:方:比方,比较。贤:贤能,能干。暇:闲暇,有空闲时间。

译文:子贡对别人进行比较鉴别。孔子说:“赐真能干啊!我就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

点评:能方人是贤者的表现,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明是非,明是非才是真贤能。

十九、嫉恶如仇

《论语·阳货》:(孔子)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注释:恶:音“务”, 憎恶。徼:音“交”,jiāo,抄袭。孙:读音与意思同“逊”, xùn谦逊。讦:音“结”, 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

译文:孔子问:“赐,你也有憎恶的事吗?”子贡答:“我憎恶抄袭别人的成绩却自以为聪明的人,憎恶对别人出言不逊却自以为勇敢的人,憎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点评:抄袭他人、出言不逊、揭人隐私,都是小人的行为;儒商是正人君子,嫉恶如仇,眼睛里揉不进沙子。

二十、捍卫师道

《论语·子张》: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叔孙武叔:鲁国大夫。以:此,这样。为:做。逾:超越。多:副词,只是。不知量:不知轻重。

译文: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道:“不要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山丘,还可以超越过去;仲尼,好比是太阳和月亮,不可能超越它。有人纵使想自绝于太阳月亮,那对太阳月亮又会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示他不自量力罢了。”

点评:孔子思想是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即使受到误解,也无损于孔子思想的光辉。儒商捍卫和弘扬孔子思想,既是守护人类的文明,也是守护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

 

黎红雷: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